Sunday 8 June 2014

習藝如習武?

(本文原載於《主場新聞》博客「戲劇教育探知館@ Hong Kong Art School」,201468日。)

(照片來源:《葉問詠春》,2010

最近在「亞太戲劇教育會議2014」中,我就「戲劇教育與亞洲教育傳統」這個專題發言。收到題目後,我第一個想到的是關於「手法」與「心法」這個課題。

中國人習武,手法與心法並重。拳法、劍法等外在形式固然要練,但要提升武藝,必須超越手法的層次,鍛煉心法,透過長年練功與內省,領悟出更高層次的功力、內涵與智慧。

習藝,同樣是這樣一個手法與心法並重的過程。然而人們有時容易傾向受手法吸引,忽略了心法的重要,尤其是初學者。在教戲劇多年的經驗中,我不時遇到一些學生這樣想:「這個手法我學過了,有沒有更多、更新的?」誠然,讓學生認識多元的戲劇手法,是作為教師的責任之一,但我們並不希望學生忽略心法,誤以為懂得手法越多,藝術造詣就越高。我們希望聽到學生說:「這個練習我做過了,但今次再做,我得到新的體會和洞悉。」故我們在傳授藝術的過程中,必須提醒學生心法之重要性。

作為教育者,我們也須擁有一套心法。這套心法,關乎我們對教育哲學的理解。

讓我再次用中國武術做例子。傳授武藝,師傅的角色很重要。師傅的技藝、內涵與修養,往往能為徒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經驗。在傳授功夫的過程中,師傅如何理解每套功夫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意義,也會直接影響其教學實踐。比方說詠春這門功夫,葉準師傅與其弟子在《葉問‧詠春》一書(2010,頁25),提出這樣的信念:

詠春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功夫,其中「黐手」的練習,乃由人出發,研究如何發揮人的特點,強調一個人的整全概念,無論發功、呼吸都要自然……詠春既然是一個於封建時代被視為弱質女子都可以練習的功夫,那麼這派功夫,絕非要有強勁的體能才能鍛煉,它的人性化特質,一定是男女老幼咸宜的。

在這裏,我們看見詠春作為一種文化修煉,背後帶著「全人教育」和「有教無類」的理念。

戲劇教育背後蘊藏的理念又是什麼呢?我曾透過研究,檢視不同教育工作者對於教戲劇的看法,歸納出一些見解。他們認為戲劇教育的教育觀,內涵包括:

1. 從學習者出發:照顧學習者的需要;明白人類天生喜歡遊戲,並能透過遊戲學習;了解人類天賦的好奇心和尋根究底的精神。

2. 有別於傳統教育的知識觀:相信建構主義學習;重視「學科分類」規範以外更整全的知識觀,引領學生學習重要的人性課題。

3. 啟發、對話式的教學:珍視學生的聲音以及教室中的真誠對話;使教室成為探索、詰問自身與週遭世界的民主學習空間。

4. 真誠的教學者[1]:觸覺敏銳、真心關注學生的發展;樂意打開胸襟、接受不同可能性;願意冒險,容讓自己與學生從錯誤中學習;循循善誘,在適切時引領和推動學生一把。

凡此種種,皆為戲劇教育工作者重要的「心法」,有助我們帶領學生超越「純粹學手法」這個層次,帶來更深妙的藝術領悟,引發具意義的學習過程。


參考/延伸閱讀:
Johnson, L., & O'Neill, C. (1984). Dorothy Heathcote: Collected Writings on Education and Drama. Evanston: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.
葉準、盧德安、彭耀鈞,2010,《葉問‧詠春》(增訂版),香港:匯智出版有限公司。


文:陳玉蘭,香港藝術學院高級講師/課程統籌(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),從事舞台創作、演出、教學、研究、出版、培訓等多元實踐,相信教育乃「育人」而非「教書」,深信社會要進步,需要培育更多懂得感知生命、關懷世界、重視公義的心靈。



[1] 「真誠的教學者」這個觀念由戲劇教育家Dorothy Heathcote倡議(見Johnson & O’Neill, 1984)。她從「卓越教學者」的觀念出發,經反覆審視與反思教學後,提出要達致卓越教學,教師必須擁有真誠的態度與特質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Note: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