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 31 August 2013

戲劇不能逃避情緒

(本文原載於《蘋果日報》社會服務版「另眼看戲」專欄。)



人有七情六慾,戲劇是人性的反映,自然也承載著人生的喜怒哀樂愛惡恨。但接觸過一些教師和社工,很擔心戲劇工作坊出現情緒,特別是負面情緒,結果在設計工作坊時,盡量避免敏感題材,以免觸碰工作對象的情緒。

這個做法有兩個問題。首先,什麼是「敏感題材」實在很難界定。我試過在某沉重醫院場景中,有人拿絕症病人的呆滯神情來開玩笑,一個中年人卻像小學生般拿此來嘲笑自己的同學,故事的沉重氣氛,她完全感受不到!我又試過在一個非常抽離的場景中,大家望著護士示範替病人穿衣的程序,某學員卻突然泣不成聲,工作坊得暫時喊停。由此可見,題材敏感與否其實很仰賴個人反應,導師根本控制不來。

再說,戲劇本質上就是無法脫離情感的!刻意拐過情緒的戲劇,只會變得枯燥乏味,隔靴搔癢,也無法好好發揮戲劇的教育功能。透過戲劇,學員投入自身的血肉和情感,體驗人性的七情六慾,可以帶來的效果,或是抒發平日抑壓的情緒;或是擴闊情感倉庫,發掘自己更多,使自己成為更完整的一個人;或是體味自身欠缺的經歷,建立對他人的同理同感。

又要用戲劇為介入手法,又擔心情緒的出現,是很弔詭的想法。我們要問自己的,不是如何避免情緒的出現,而是如何好好運用戲劇中會出現的情緒。



文:陳玉蘭,香港藝術學院高級講師/課程統籌(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),從事舞台創作、演出、教學、研究、出版、培訓等多元實踐,相信教育乃「育人」而非「教書」,深信社會要進步,需要培育更多懂得感知生命、關懷世界、重視公義的心靈。

Saturday 17 August 2013

哭與痛乃人性的表現

(本文原載於《蘋果日報》社會服務版「另眼看戲」專欄。)



常有人問我:「若有人在戲劇工作坊中牽動了情緒,哭起來,怎麼辦?」我通常的回應是:「哭,為何是一個問題?」

我遇過有人哭得最厲害的一個工作坊,以童話故事《哈姆林的笛子手》為背景。哈姆林鎮鼠輩為患,全城一籌莫展,鎮外一名笛子手到來,說能用笛聲治鼠,市民叫好,市長並答應予以重酬。事成後,市長卻歪念頓起,反口賴賬,市民沒作聲,間接默許了市長的做法。當晚全城熱烈慶祝,翌晨卻發現所有小孩都被笛子手領走了,剩下一位趕不上大隊的跛腳小孩。小孩說:「笛子手說要帶我們去一個美好的地方,因為這裏太邪惡了!他為何會這麼說?」市民啞然。最後,孩子沒找回來,此後多年在哈姆林鎮都再沒聽到孩子的笑聲。

工作坊令一位學員哭得很厲害。她是個家長,故事使她反問:「我們在提供怎樣的環境予孩子成長?」我感到她需要知道自己並不孤獨,便說:「我不是家長,但我知道現世代做家長一點也不容易。」然後邀請其他人回應這個說法。結果,不論是家長與否,都分享了真摯的感受,並對市民的沉默、間接助紂為虐的行為作出反思。

戲劇不一定是輕鬆愉快的,也能帶來比媚俗娛樂更具意義的東西。有時觸痛傷口不一定是壞事,與其急忙貼上鎮痛膠布,不如好好認清傷口的成因來得更有意義。


文:陳玉蘭,香港藝術學院高級講師/課程統籌(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),從事舞台創作、演出、教學、研究、出版、培訓等多元實踐,相信教育乃「育人」而非「教書」,深信社會要進步,需要培育更多懂得感知生命、關懷世界、重視公義的心靈。



Saturday 3 August 2013

戲劇與現實 關係撲朔迷離

(本文原載於《蘋果日報》社會服務版「另眼看戲」專欄。)



曾在一個戲劇工作坊中目睹這一幕:導師請學員隨意擺出一個姿勢,某人把雙手交疊胸前,導師看後說:「看來你是個自我防衛意識很強的人。」學員登時提出抗議:「你剛才只叫我隨意擺個姿勢,什麼時候它變成了我的特質的展現?」

這個學員很清醒,指出了導師的盲點:他把現實和戲劇的界線糢糊了。這樣的情形我常有看見。「學生創作的劇本關於父母仳離,他一定是家裏出了問題。」「劇情提到自殺,這個年輕人是否有自殺傾向?」想法皆出於對學員的關心,卻未免太快下了結論。

戲劇是人性的反映,內容自然會觸及人們對現實世界的觀察,卻不一定是親身經歷。戲劇與現實之分別,在於前者是一個虛擬空間,與現實有距離,這個距離使人有機會探索現實中不能接觸的經驗和情感,從而廣闊想法和視野。

當然,現實與虛構之間的界線並非百份百鮮明,有時人們會把真實體會和情感,投射到戲劇之中。以上那位導師,想是基於這個觀點而作出過度解讀。但他忽略了一個重點:現實與虛構之間的關係,必須由當事人自己作出連繫,不宜由外人像相士般替其解說。若他當時問:「你覺得這個本能下擺出的姿勢,與自己的個性有沒有關係?若有,關係是什麼?」換來的就不會是反感,開展的可能是一段有意義的自我檢視。


文:陳玉蘭,香港藝術學院高級講師/課程統籌(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),從事舞台創作、演出、教學、研究、出版、培訓等多元實踐,相信教育乃「育人」而非「教書」,深信社會要進步,需要培育更多懂得感知生命、關懷世界、重視公義的心靈。